close

學習做父母是一門終身必修的功課

培養孩子之前,先培養自己

晚上八點鐘,你和孩子在做什麼?這時間你和孩子互動的事,決定了孩子的人格與未來

在哲學.音樂.藝術中,思考出不ㄧ樣教育觀的李翊菱老師,談到了一些親子教育問題

IMG_作家 李翊菱.JPG 

甘地說:”教育的重點,並不在於文字的學習,而在於個性的塑造,與責任的承擔”
教育也有因果的關係;想要培養孩子之前,教養者先要培養自己

父母縱然有千千萬萬愧疚的心,當負面情緒發作時,所有對孩子的虧欠都變成了責罵;這樣的經驗是不是很熟悉?

屬於高知識分子的教育者,容易陷落於要求孩子走自己的路之迷思;殊不知學習計畫必須配合孩子先天的生理.心理條件;反觀書讀不多的父母親,不會事先安排孩子的前途,孩子無形中可以擁有最初的自主權並學習自理前途

俚語道:”有錢難買早知道,後悔沒有特效藥”;也有人說:’一個人最大的懲罰,就是讓他後悔”;請不要再為了自己的面子而犧牲孩子

許多教養者在孩子年幼時,不吝惜給予掌聲和鼓勵,但一旦到了求學階段,便隨著世俗價值去要求孩子,必須達到父母設定的標準,完全忘了幼兒期的可愛模樣, 也忘了孩子曾是家人快樂的泉源;對課業成績的要求,把期待變成妄想
人有不同的先天條件,教養者不能憑著他人的經驗,來指引自己的孩子
教孩子沒有一定的標準法則,理由是每個人成長條件不同

 

李老師說"從小就在洗衣燒飯的家事流程裡,奠定我處理事務的邏輯順序能力,也懂得位學習做計劃;在凡事都要自己打理的生活訓練中,驅使自己提早立定志向
鋼琴啟蒙老師李惠珠,見我音樂資質不錯,也清楚我家境貧寒學琴不易;李老師說:’可以免費教你鋼琴,但是你每個周末下午,到老師家幫忙擦地板;在鋼琴與擦地板之間,無形地搭建一座橋樑,幸運地奠定人生處世哲學
我經歷了許多人生困境,都是在音樂.美術.電影.詩詞.合唱團裡找到生命的意義

在個人的每個階段,都曾經遭遇嚴重的生命挑戰;我毫無勇氣面對,讓自己躲藏在一般人說的不切實際的世界裡;我假裝自己是幸福的,每天讀詩詞.練琴,佈置家裡,為自己的情緒尋找庇護所;現在回想起,若不是年輕時有機會接受人文美學教育的培養,趁早建立一個情緒出口的管道,當時心靈的創傷必定難以很快撫平


每個人的生命成長階段,內心都希望有成就感,孩子也不例外,但現在的孩子不能正常過童年生活,提早實踐父母要求的知識學習,常爲孩子帶來痛苦而教養者卻不自知

教養者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展現耐心陪伴的身教,讓孩子有安全感,能感受父母的愛,在無壓力的環境下成長,讓他們內心感到平安,和衣食住行的安頓,以及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如得到家人的關懷及常被尊重的感覺

教養孩子的確不容易,尤其是父母本身急著達到效果的時候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報告;說明人與動物差異有三;一是想像力,二是自由,三是最長的幼兒依賴期;意指人類所生的孩子,依賴父母的時間最長,遠超過其他動物
太多父母急著要孩子長大,要孩子提早獨立;表面獨立是一種傷害,只有讓孩子覺得安心的陪伴才能無憾
雙薪家庭陪伴孩子的時間都是拼湊出來的;教養者求好心切,又沒有花時間去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需求,情緒失控的機會很大;就會覺得孩子不好教

要定位孩子不同的人生階段,必須從孩子現在的生命需求開始思考;現階段失去的,在未來某一段的人生裡, 總要補回來

零到十二歲,孩子的成長階段屬於浪漫期;所謂浪漫,是孩子的世界充滿幻想.期待.沒有壓力,希望按照個人的意志來生活;換句話說,這個時期的孩子,無法理解成人複雜的世界,因此,必須透過童話故事.卡通.漫畫等內容情節,藉著想像的內容帶來圓滿結局

我們常責怪孩子讀書不專心,做事不專心,說話不專心;但當孩子跟我們說話時,是否真正聽見孩子的心聲

天下沒有不可教的孩子,只是沒有找到教的方法”;教育孩子不能只期待學校的老師,要孩子功課好,首先要搶救已經疏離的親情;請爸媽學習專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