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 遲 不 做 決 定 , 轉 眼 間 就 六 十 歲 了 。對 二 十 多 歲 的 人 來 講 , 時 間 稍 縱 即 逝 。 如 果 做 事 拖 拖 拉 拉 , 恍 然 大 悟 時 , 不 知 不 覺 間 就 已 年 屆 六 十 。

二 十 多 歲 有 著 美 麗 的 未 來 。可 是 和 六 十 歲 最 鄰 近 的 也 是 二 十 多 歲 之 時 。

剛 剛 和 你 進 咖 啡 廳 點 飲 料 時 , 記 得 你 如 何 說 的 嗎 ?你 說 : 「 暫 且 先 來 杯 咖 啡 。 」這 個 「 暫 且 先」 是 什 麼 意 思 呢 ? 你 說 話 時 , 這 個 「 暫 且 先 」 經 常 出 現 :

 

「 暫 且 在 這 家 公 司 工 作。」

「 我 想 暫 且 去 留 學 也 不 錯 。」

「 暫 且 該 先 具 備 資 格 吧」

「 暫 且 先 來 杯 咖 啡 」 的 說 法 , 對 咖 啡 很 失 禮 。

 

如 果 對 自 己 喜 歡 的 人 說 「 暫 且 , 我 喜 歡 你 」 , 勢 必 會 遭 人 拋 棄 。 如 果 你 對 現 在 的 工 作 有 著 「 暫 且 先 做 做 看 」 的 心 態 , 絕 不 可 能 做 好 這 份 工 作 。

你 的 整 個 人 生 都 變 成 「 暫 且 」:學 校 畢 業 後 , 「 暫 且 」 進 不 錯 的 公 司 上 班 ;進 了 公 司 上 班 後 ,找 個 能 「 暫 且 」 結 婚 的 對 象 ;有 了 孩 子 之 後 , 就 努 力 為 他 們 找 個 「 暫 且 」 還 算 不 錯 的 學 校 。 當 你 說 著 「 暫 且 」 時 , 你 已 經 六 十 歲 了 。

嘴 裡 老 掛 著 「 暫 且 」 的 人 , 就 是 喜 歡 將 結 論 向 後 延 緩 的 人 。

若 有 人 問 道 : 「 這 就 是 你 現 在 最 喜 歡 的 地 方 嗎 ? 」

「 哎 呀 , 雖 然 不 是 最 喜 歡 的 , 但 也 還 可 以 啦 , 暫 且 在 這 裡 待 一 陣 子 , 作 為 日 後 的 跳 板 。 」

這 就 是 「 暫 且 如 此 」 的 心 態 。

「A 和B 喜 歡 哪 一 個 ? 」 當 他 人 如 此 詢 問 時 , 我 們 不 能 回 答 : 「 暫 且 選A 吧 ? 」

「 你 喜 歡A 嗎 ? 」

「 不 , 所 以 我 才 說 暫 且 嘛 。 」

就 是 這 麼 軟 弱 , 無 法 肯 定 地 說 :「 我 喜 歡A 。 」

能 肯 定 說 出 「 我 喜 歡A 」 的 人 是 強 者 。

當 別 人 問 道 「 咦 ? 你 喜 歡A 啊 ? 」 一 般 人 往 往 會 回 答 「 沒 有 啦 , 反 正 這 兩 個 照 現 在 的 情 形 來 看 都 還 不 錯 。 」 以 模 稜 兩 可 的 說 法 , 設 法 逃 避 責 任 。

不 能 如 此 蹉 跎 人 生 。

當 你 說 著 「 暫 且 如 何」 , 而 遲 遲 不 做 出 決 定 , 恍 然 大 悟 時 你 已 經 年 屆 六 十 歲 了 。

出 錯 也 無 所 謂 , 現 在 馬 上 做 出 決 定 吧 !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康柏電腦台灣分公司總經理何薇玲 

台大歷史系畢業,因緣際會地到美國攻讀電腦科學,再一腳跨進電腦產業,康柏電腦台灣分公司總經理何薇玲認為,生命中充滿著起伏與挫折,但在面對人生困境時,總要抱著樂觀、勇敢與終生學習的心,歡歡喜喜過一生,並創造生命中的無限可能。

身為全球最大個人電腦廠商在台灣的最高負責人,何薇玲認為,自己其實與
常人無異,一樣是一步一腳印地努力過來的。她認為,熱愛工作是成功的先決條
件,「Work Smart」只是表象,要達到給人「Work Smart」的印象,先要下功夫
「Work Hard」。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美國的公司上班,最高紀錄是工作到凌晨2點,而在剛接任迪吉多台灣總經理的前半年,她幾乎以公司為家,還有工作到早上4點的紀錄。

何薇玲說,憑著同樣的精力,以及同樣貫注的精神,她相信就算不是走上電腦這條路,而是研究歷史或烹飪,她也有成為傑出歷史學家或名廚的自信。

何薇玲回憶,在美國工作的第一年,她不太發表意見,即使聽得懂同事的討論,仍習慣沈默以對。直到有一天,老板對她說,我知道妳「Work Hard」,可是我覺得妳沒有「Contribution」(貢獻)。她回家後大哭了一頓,立志不再有意見而不敢表達。此後,她在美國工作每一年都至少去上一種課,包括公眾演說的技巧在內,到工作第三年時,她升任公司裡少見的少數民族女性主管,用工作表現證明一切。

何薇玲不諱言自己是一個對得失看得很重的人,她說,「我就是有蠻勁等到最後一秒鐘」。她形容自己遇到問題時,會盡一切可能解決,若仍不能改變事實,也可以接受現狀,但絕不會輕言放棄。她鼓勵時下的年輕人勇於犯錯,跌倒了再爬起來往前走,若不能面對挑戰,就永遠不能看開。她認為,因為怕犯錯而不敢嘗試,將是人生不能發揮最大能量的原因,也終會是生命中的缺憾。

對於生命,何薇玲總覺得有一分使命感,她把自己形容成一個容器,總是不斷問「我是不是能在這個容器中多裝一些東西」,她認為「就算只是個小瓶子,也要努力把自己的小瓶子裝得滿滿的」,而人生的盈餘若要遠超過負債,就必須把自己最大能量發揮出來。

何薇玲認為,自我評估十分重要,一個人不可能做所有的事,所以要了解自己的長處與短處,來設定人生目標。而設定目標時要「Aim High」,然後穩紮穩打地前進。

新的千禧年即將到來,何薇玲說,未來世紀最大的挑戰將會是資料的收集管理、運用與消化吸收,也就是知識的管理。因此,她也勉勵青年學子,在工作與人生中,都要懷著樂觀、勇敢的心,與終身學習的態度,去創造更多的可能。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習慣,是可以養成的

肯定法(the affirmation method)在本世紀首先運用於法國,是艾米勒. 庫埃(Emile Coe)所發明,他稱此法為「自我暗示」。此法的變化頗多,但原則卻很簡單,只要你選擇一些目標與特點,然後一遍遍的告訴自已這是真的。

你的目標可以是任何事情。比如說:改善和某人的關係、更強壯、更健康、獲得勇氣或志力,想要有輕鬆的感覺、或是精力充沛,希望能夠完成某項工作,希望能有吸引力,希望對自已感到滿意。這些目標可以是無窮盡,任何肯定的事物,都可以藉肯定法去進行。

假設你的目標是提高自尊,那麼你可以拿一本,或是一些空白卡片,寫上以下的句子:
        

我,每天都對自已更滿意。

妳,每天都對妳自已更滿意。

妳,每天都對她自已更滿意。

 

我,---,每天都更好。

我,---,每天都更高興做我自已。

我,---,美麗又可愛。

我,---,很能幹、聰明,又有創造性。

我,---,一天比一天聰明。

我,---,可以貢獻很多,別人也清楚這一點。

我,---,和---愈來愈相處融洽了。

我,---,具有幽默感,別人很欣賞。

我,---,漸漸不再對---失望了。

我,---,信心十足,敢在公開場合清楚而有自信的說出心裡的話。 

你可以對著鏡子輕鬆地唸出這些句子。或許剛開始,你會有點不習慣,但是,只要確認「肯定自已」並非自大,也不是自欺,那麼,隨時給自已一點掌聲,一些正向的鼓舞又有什麼不好呢?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缺了一條弦,就以剩餘的三條繼續演奏

 

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歐爾‧布里,在巴黎的一次音樂會上,小提琴的A弦突然斷了!觀眾一片嘩然,但是他依然神色自若的用剩餘的三條弦將作品演奏完畢,全場掌聲不息。

這就是人生!缺了一條弦,就以剩餘的三條繼續演奏。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怎麼買保險?-----"月光族的100萬"陳怡齡的分享

買對保險, 先破除六個盲點:



1. 基本保障不足, 卻先買儲蓄險與投資型保單. 



2. 以為意外險可以取代壽險保額 (人怎麼知道是怎麼被上帝昭見的?)



3. 家長自己沒買, 卻幫小孩買一堆保單 (保險是要轉嫁財務風險, 應保家庭經濟來源者; 家長的保障缺口必須先做, 行有餘力才規劃孩子)



4. 動不動就解約舊保單, 換新保單(檢視保單是針對需求的改變, 而不是比較商品)



5. 以為買了保險, 什麼都可以賠(要了解自己的保險, 理賠內容是否完全轉嫁了自己要做的風險缺口管理)



6. 人情保, 完全不符合需求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己都無法把人做好的人,要如何來領導別人?因為智慧都源自於怎麼做人





開學第一天,教室裡擠滿來選修「領導」課程的學生,這一群兩年後就會變成企業競相爭取的名校MBA,心中難免興奮地等待教授的出現。教室門被推開後,走進三個人,教授後面跟著一個年輕的陌生人,還有一位則是大家都認識的企業名人,年紀與教授相當,大約都在六十歲左右。

 









 

 









教授先介紹這位年輕的陌生人,說他是去年以第一名畢業的MBA學生;另外這位企業名人則是教授的高中同學,學歷只有高中畢業。教授說明他今天會請這兩位來賓分別用二十分鐘來說明什麼是「好的領導」,然後要同學寫出這兩人的差異何在。

 









 

 









第一名的畢業生在短短二十分鐘內引用了五位名人的領導經驗,這五人包括奇異的傑克威爾許,英代爾的安迪葛洛夫,管理泰斗彼得杜拉克,與台灣的郭台銘和張忠謀。聽來似乎這五人的領導方式便代表著好的領導。年輕人講完後,很有信心地將麥克風交到這位企業名人手中,企業家微笑說,他本來可以用六個字就說明完「什麼是好的領導」,他語氣停頓了一下,「但是怕教授和同學說我在混水摸魚,因此必須把六個字講成二十分鐘,希望大家未來不要學我把領導複雜化了」。

 









在我四十年的職場歲月中,只是不斷地想做到一個境界:那就是如何讓別人在我的公司上班是出於『心』甘情願,而非出於『薪』甘情願。雖然只差一個字,我卻練習了四十年。」 

 









 

 









「要做到『薪』甘情願比較簡單,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就辦得到,但要做到讓別人『心』甘情願,就必須要讓員工從心底接受你,所以我才認為,領導沒有什麼大道理,就是『領導等於做人』這六個字而已」。

 









 

 









「我把職場分成從什麼都不懂初階主管中階主管高階主管老闆五個階段,為了把人做好,我不斷在每一階段練習一件事,因此總共要練習五件事,雖然只有五件事,但它們共花了我四十年的時間」。

 









 

 









在我自己剛畢業,什麼都不會的時候我練習的第一件事是:少不多是』, 也就是我從不會去問公司給的任務有多困難,我只問自己要如何去達成而已,練習久了,就會感覺到自己正快速地成長」。

 









 

 









「後來自己變成了初階主管,我練習的第二件事是:少說多聽,也就是可以聽的時候我絕對不開口,讓自己不斷學習如何掌握重點與分析邏輯。練習久了,自然學會以後講話只需講重點的智慧」。

 









 

 









當自己成為中階主管後,我練習的第三件事是:少我多你』,也就是多想到別人,少想到自己,凡是以別人的角度來想,練習久了,自然培養出更大的雅量。

 









 

 









成為高階主管時,我練習的第四件事是:少舊多新,也就是我不再重覆做已經成功做過的事,否則不可能有新的突破,練習久了,就會不斷產生新的創意。最後當自己變成了老闆,我練習的第五件事是:少會多讀,也就是要求自己重新從什麼都不會的階段再開始要求自己,放空自己多閱讀,書讀多了,自然會看到自己還有很多本該謙虛的地方。

 









 

 









老教授最後向學生解說道,他今天之所以安排一位沒經驗的管理者,與一位有豐富經驗的管理者來對比,主要目的是想讓學生親身感受一個簡單的事實,若想將自己變成一位成功的領導者,那就請先要把人做好

 









「自己都無法把人做好的人,要如何來領導別人?因為智慧都源自於怎麼做人!」

 









< !-- toctype = X-unknown -->< !-- toctype = text -->< !-- text -->< !-- END TOC -->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退休金要不要拿來做投資,還是存在銀行最保險?

 





■  記者陳芝艷/台北報導

退休金要不要拿來做投資,還是存在銀行最保險?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秘書長劉凱平說,根據美、澳等先進國家經驗,退休時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沒辦法存夠退休金,所以大部分人還是需要把退休金拿來做投資。
隨著國內產業和金融環境的改變,愈來愈多人面臨提早離開職場、被迫退休的命運,若不是照自己原本的規劃屆齡自願退休,很多人可能都有退休金存不夠即退休的問題,如果又只是把退休金存在銀行而不投資,玉山銀行財富管理部指出,通貨膨脹將使得退休金縮水。

劉凱平認為,原則是報酬率要比通貨膨脹率高。若以通膨3%而言,投資工具的報酬至少要高於3%,實質報酬率應達到3%至5%,實質報酬率指的是投資工具的報酬率扣掉通膨率。

銀行理財專員指出,目前5年期美國政府機構債年報酬約5%,評等A級以上2年期美國公司債年報酬率也有4%,比定存利率高,投資門檻都是1萬美元,散戶也有能力購買。

除了直接購買債券,海外基金業者指出,政府公債、房地產抵押債、高收益債,或者現在市場上有一種由各類債券基金搭配而成的債券組合基金,扣掉管理費、手續費後報酬率差不多3%,同樣免稅,也是適合拿退休金來投資的商品。

銀行財富管理部建議,退休金的投資原則首重保本與保息,保本是要讓老本不要產生虧損,利息收入則可提供日常花用,同時再視情況做適量投資,不過切忌把退休金拿來買股票、外匯交易、選擇權、權證或貴金屬交易等。因為退休後已經無法靠工作收入彌補損失,所以若把錢擺在高風險的理財工具中,投資又失利,將影響退休後的生活品質。 

【2005/12/05  經濟日報】   






 

 






誰推薦這篇文章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平凡的日子裡,珍惜週遭的人事物,敢於快樂,做自己!



**「有時候你以為天要塌下來了,其實是因為你站歪了!」一位哲學家說。

一天之內,我看見三張年輕的容顏,這三張臉令我有些悟得。

一日清晨,我在超商買了東西,正準備附帳時,一位小姐竟然插隊先付錢,那位
年輕的店員立刻面有難色,看了我一眼,表示歉意,我笑笑說,沒關係,我並不
趕時間,等到這位小姐付完後,我趨前去付帳。

「小姐,你耳環好漂亮,很少看到這麼簡單,造型又好的銀質耳環!很貴吧?」
店員問我。她的微笑讓我覺得,她真的欣賞這副耳環,另外讓我感受到的是,她
用讚美「緩和」了之前的氣氛。

「不會很貴,但在台北可能不好找,因為我是在新竹的地攤買的!」有時候,買
東西是一種緣份,像人與人的相遇,不也是一種緣份嗎?

這一日下了班,我先到住家附近的書店看書,書店是在一家百貨公司內,走進電
梯時,我發現電梯小姐,是一位笑容可掬、姿態優雅的漂亮女生,不禁多看了她
一眼。

我身後的男士突然說起話來:「小姐!不要這麼假仙,我看了很不習慣,聽說你
們公司最近來了一批建教合作的學生,妳是不是其中之一?」這男士語氣輕挑地
對電梯小姐說著。

只見電梯小姐,不改笑容地望著男士點頭微笑示意,神情一點也不受影響。接下
來,我看見每一位走出電梯的客人,都對這位電梯小姐點頭微笑:「謝謝!」

一個小時之後,我搭上另一位電梯小姐的電梯,一進入我發現這位電梯小姐可能
是累了,神情有些不耐煩,動作也慵懶無力;於是我聽見身旁一對母女的對話:
「如果妳這學期不給我好好念書,我暑假就把妳送來當電梯小姐!」此話一出,
只見電梯小姐眉頭皺得更緊了,整個臉都快要塞到電梯按鍵裡去了…

我不清楚每個人面對工作時候的態度是如何?我只看見,你用如何的態度面對工
作,別人就用如何的態度來對你!

快樂一天,就是賺一天,不快樂一天,就是賠一天
一位年近八十的老翁對我說他過日子的態度~~

好的生日,是記錄活過的年歲,還是記錄快樂的日子呢?

成熟擁有快樂的態度,讓你一天過的圓滿,每日都有領悟的喜悅……

在平凡的日子裡,珍惜週遭的人事物,敢於快樂,做自己!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的幸福



也可以用長、寬、高去衡量。
  



計算一個長方體的體積,要分別量出長、寬、高,然後相乘。由此想到人生的幸
福,也可以用長、寬、高去衡量。
  
  人的一生,最長也就活個百十來歲,不長也不短。有的人“人生不滿百,常
懷千歲憂”,對一切事物都看得很重,哪裏還有心思享受幸福?有的人則對一切
事情都漠然處之,“反正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這兩種態度都是不可取的。
人的一生雖然不長,但我們可以儘量用自己的學識、勤奮,去奮鬥、去爭取幸
福,讓自己的一生充滿追求的快樂,從精神上延長了自己的人生。這,何嘗不是
一種幸福?這就是所謂的“長”。
  
  所謂“寬”,就是必須知道什麽是自己可得的幸福,才能準確地把握到幸福
的寬度,找到幸福感。作家卡夫卡在給他的未婚妻的一封信中說,他平生只想待
在一個陰暗、潮濕的地窖的盡頭,每天足不出窖,這樣他就會寫出令自己滿意的
小說,爲自己製造出純淨的氧氣。卡夫卡很明瞭自己幸福的寬度,也就是那個地
窖的寬度。作爲一個性情中人,通過自身的努力,應該自己得到的,得到了也就
心安理得;如果是通過歪門邪道或不正當手段得到的,即使是滿屋的金銀財寶,
我想也不會幸福起來。
  
  所謂“高”,應當是你的能力所能達到的高度,而這個高度,又恰恰可以滿
足你的欲望。這裏邊應包含了更多的精神因素。就是要對自己的能力有個正確的
評價。自己本來在教師崗位上更能發揮自己的才智,偏偏看到別人下海掙了大錢
而導致自己心裏不平衡;但若有更高的能力之不用,也是一種遺憾。
  
  每個人都渴望幸福,但這種渴望應當建立在自己的追求和自己伸手能及的長
度之上。否則,由這種渴望所引發的對美好生活的想象,往往會變成對幸福的奢
望:即覺得一種生活不可忍受,而另一種生活又不可企及,這種狀態必然導致幸
福體積的失准。明白了這些,就應當追求自己應得的幸福,而想方設法克制瘋長
的欲望,找到更適合于自己幸福的尺寸。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說:在道德沉淪的現在,若能在無人之處,還能堅持守法, 就能發現道德可貴之處

清晨, 是寧靜和喧囂的交接處



當陽光起床前



路,常常是寂寞的



但, 卻是潛藏危機的



有人總是和生命飆速



黃綠紅燈想要提醒, 總是失望的搖頭



此時,是考驗人性道德的最佳時刻



在無人之處,若能還能堅持守法



會讓人覺得世界不是如想像中的讓人失望



若是你, 在無人之處



你會.......................................................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性專家王瑞琪分享許多的新戀愛觀

     真正的愛部是占有,也不是犧牲



不要在把分手看成世界末日,也不會把自虐行為解釋成為爲愛痴狂”;每個人都有豐富多樣人生, 除了愛情, 還有親情、友情………….

 





很多人分不清楚愛和占有慾的不同;



*愛,是希望對方過的好,以對方為中心;

*真正的愛是給予、是接納、是尊重

 







*占有,是以自我為中心,把對方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

 





*每個人都有豐富多樣的人生, 除了愛情, 還有親情、友情………….

 





*真正的愛是給予、是接納、是尊重

 





有專家認為,在分手時,會走極端的人,並非愛的太深,而是因為她們太愛自己,常常以為自己的感受就是對方的感受;當愛已遠,不要忘記時間這帖良藥:在苦澀的感覺都會過去

 





不要低估人的康復能力;其實,失戀是很好的成長契機

 





另外,  



       過去一直以為朝夕相處才是愛

 





 在怎麼親密的兩人,也需要有各自的空間

 





最好是根據美格人的個性及實際需要, 妥善調配

 





共處的時間和獨處的時間

 





相處之間, 最好像米的廣告詞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也不該再把交友à結婚,視為必然

 





清華大學 前校長沈君山曾說:

 





不認為有情人一定要成眷屬

 





因為結為眷屬的人,不見得能永遠保有愛情

 





而不成為眷屬者,反而可以是永遠的情人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時候, 我們常會找理由、找藉口;但, 有人卻堅持走想走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



 



2005年尾寒流一波接一波



冬至, 尤其冷



這樣的天



我一定會想出千萬個理由、萬千個藉口



說服自己, 可以待在被窩裏久一點



上早班的我,卻看到很多經常在這時刻碰到的早起運動者



心底的佩服促使我自省



一年來, 有多少事, 在我的理由中沒做



有多少計劃, 在我的藉口中耽擱了



這時, 有點愧疚



新的一年將來了



我可以怎魔做



它, 將影響我的未來



一下子, 內心突然萌起好多的情緒



我................欲言又止, 只能多一點毅力、多一點行動力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說中有一種湯,喝下之後會忘卻一切。忘記一切憂愁,忘記一切憎恨,

 

傳說中有一種湯,喝下之後會忘卻一切。忘記一切憂愁,忘記一切憎恨,
忘記一切的不愉快和記憶裏想忘記的東西,當然那也包括忘記情,忘記
愛…… 


忘記了憂愁,也就沒有了憂愁,可以舒展緊皺的眉,擔憂的臉。平日裏所
有的不公平,所有的不快樂都隨忘記而遠去,人就會變的明朗了,好像被
烏雲掩蓋的天,突然湛藍了起來。 


忘記了憎恨,也就遠離了憎恨。當心靈不因爲憎恨而蒙蔽,當所有的一切
變成過眼雲煙,人就會整個的輕鬆起來,寬恕了別人也解救了自己。


忘記了情忘記了愛,也就忘記了一切不願意記憶的東西。當爲愛一個人在
苦苦掙扎的時候,當爲了一段感情在無奈彷徨的時候,忽然的忘卻該是多
大的一種幸福。 


沒有人能做到那的灑脫,沒有人能真正的忘卻!曾經愛過、傷過、痛過
的日子永遠磨滅不了,時間的推移增加了記憶裏的痛苦。使得痛苦更清
晰,使得心更憔悴,使得愛變恨,情變怨…… 


學會忘卻,也就學會了寬恕自己,解救自己。既然愛過不後悔,分離總有
它的無奈。當人從幼稚無知,到自以爲看透紅塵,看透這個社會,那都是心路
的歷程。其實不然,書面上的道理說了太多,真正的懂得的太少。怨天尤人,
自唉自怨,都是人的通性,人大多是自私的。
 

人生短短幾十年,何苦撐的那疲累,何不學會忘卻?一味的追求完美,
而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完美的東西,完美了反而是一種缺陷,有缺陷的
東西才真正的完美。人生更是如此,沒有遺憾人生的人,並不快樂。所以
追求的完美,其實就是追求一種完美的心態。


當人的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會去經歷五穀輪回;當再世爲人經過奈何橋
的時候,會喝下一種叫孟婆湯的東西,會忘記前世的記憶,今生也就變的
快樂起來。難道非要到那個時候才能真的忘卻?幸福是什,幸福在哪
里,人一直都在苦苦尋覓著,尋找著,幸福其實就在那一回眸間,幸福其
實就在那忘卻裏。 


有一種感情叫愛;有一種感情叫憎恨;有一種感情叫厭惡;亦有一種感情
叫傷害。忘卻掉一切的刻骨銘心的傷痛,忘卻掉一切痛徹心扉感情,那將
是最大的一種幸福……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務專家---月光族100萬 作者 陳怡齡 分享

 





成年子女可分戶申報保險最低稅負開門節稅

 





陳怡慈/台北報導

 





最低稅負制(法律名稱「所得基本稅額條例」)日前三讀通過,為我國租稅公平正義跨出重要步伐,惟在保險給付所得納入最低稅負課稅一事上,因保險受益人可同時指定多個人,不像要保人(繳保費的人)或被保險人(保險標的)通常只有一人,保險稅負專家指出,前述立法者沒搞清楚的最低稅負規範瑕疵,正好是富爸、富媽可善加利用的節稅致勝之道。

 





最低稅負制明年一月一日正式上路,部分保險業務員趁民眾似懂非懂之際,近來大力鼓吹把握僅剩二周黃金時間投保;對此,中華民國個人財產規畫人員協會理事長羅友三、三通稅務管理顧問總經理邱正弘不約而同指出,有高額保單需求的民眾千萬別盲目起舞,舉例而言,只要子女多且子女都已成年,在所得稅採「每戶」而非「每個家庭」作為申報單位下,就算投保保額上億元,也不一定會被課到稅。

 





最低稅負制規定,壽險死亡給付超過三千萬部分,須計入每一申報戶的每一申報戶的全年所得合計數課稅,在此情況下,羅友三說,將出現同樣買高額保單,但子女多且成年的家庭,不須被課到稅,但子女少且未成年的家庭,須被課稅的不公平現象。

 





羅友三舉例,假設一個家庭有三個小孩,在小孩都成年的情況下,爸爸就算投保高達九千萬的壽險保單,只要同時指定三個小孩為受益人,因成年人可獨戶報稅,三名小孩分攤下,原本超過三千萬、須納入最低稅負課稅的六千萬死亡給付,將一律免稅。

 





邱正弘也說,一般講買保險可節稅,係來自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七款規定,因成為富人節稅及保險公司拉生意常用手法,財政部本次欲利用最低稅負制來補破網,豈知因沒注意到保險受益人可獨戶申報,讓原本該堵的洞,沒完全堵起來。

 





注意保單契約成立日

 





最低稅負制明年一月一日起實施,後年五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將首度適用,宏利人壽資深處經理邱昌柏提醒,擔心被課到稅、欲趁日出條款實施前購買高額保單的民眾,應注意保單的契約成立日是哪一天,以免到頭來白忙一場。

 





邱昌柏說,買保單要經過填寫要保書、體檢、生存調查、核保等程序,另高額保單尚須送再保公司審查,作業時間一至三周不等,因時間有限,民眾可先跟業務員問清楚,保險公司的契約成立日可否回溯到填寫要保書的那天,作為承保起始日,以爭取更多作業時間,且須留意契約成立日或承保起始日是否已過明年一月一日。

 





2005.12.16 中國時報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寄



月光族的100萬一書作者  陳怡齡 分享的財經報導



 





保險公司倒了申請理賠頂多賠你300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金融重建基金(RTC)退場後,民眾到銀行存款要分散風險,因存款保險最高只賠100萬元,國華產險事件後,消費者買保險也要有風險意識了,根據保險安定基金規定,萬一你投保的保險公司出了問題,這時候你又發生意外而必須申請理賠,向安定基金申請墊付時,不論保額多少,或是在同一家公司買了多張保單,最多都只能拿到300萬元的理賠金額。

 





民眾到銀行存款,萬一銀行倒了,在一家銀行最多只能獲得100萬元(未來可能提高到150萬元)的存款保險理賠,在RTC退場後,有愈來愈多的民眾,知道到銀行存錢要注意分散風險,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但對買保險來說,消費者似乎較缺乏這種風險意識,這次監理機關讓國華產險退場後,代表保險公司也會倒,民眾買保險時,也要注意分散風險。

 





因為,萬一保險公司倒了,不管你是在同一家保險公司買了兩張保額各200萬元的產險保單,還是一次買了一張保額1,000萬元的保單,出事時,保險安定基金最多只會墊付(即給付)300萬元,財產保險或人壽保險都一樣。至於投保人如果擔心後續理賠問,想要提前解約、退還保費,再轉向其他保險公司保險,合計最多也只能拿回3萬元的解約金。

 





這次國華產險清理小組在清理期間,就面臨不少這類問題,國華產險各地分公司接獲不少業務員或保戶抱怨指出,保險安定基金墊付限額等規定,政府過去未作充分說明,包括業務員在內都不清楚安定基金墊付賠款還有額度限制。

 





保險業者表示,保險安定基金賠付辦法因事先缺乏宣導,不要說保戶,就連保險公司業務員可能也都不甚清楚,還有業務員這段時間仍拉進一些商業保險業務,結果墊付上限也是300萬元,如果要退還保費最多也是3萬元,讓業務員對客戶很難交代。

 





保險業者指出,保險安定基金是救急不救窮,各國保險安定基金都訂有限額,日本甚至對商業保險都未給付,但問題在於,當初政府訂定保險業退場機制時,包括保險安定基金的運作,都有必要作充分的政策說明,讓保戶、保險從業人員了解,才不會像這次處理國華產險事件,惹來一些民怨。

 





以前消費者找保險公司投保時,可能不會注意這家保險公司的經營體質,現在,在退場機制啟動後,可能要特別留意了,而且還要懂得分散風險。尤其,長期的退休金保險,更需要尋找財務穩健的保險公司,並注意風險分散,才不會讓退休金老本全部泡湯。

 





2005/12/09經濟日報】

 







 







善用國際信用評鑑網站去了解自己所投資的商品與發行銀行, 信託基金保管銀行的債信能力是投資人必備的常識.  以往大部份的人都落入看得見才安全的迷思, 但是每一次的傷心不都是大家在台灣看得見的, 很體面的公司.  重點不是你看到的外象, 而是裡子的健全度. 



 



國際信用評鑑機構 - 標準普爾(Standard&Poor's), 穆迪(Moody.s), 惠譽(Fitch), 貝氏(AM best), 都是國際間非常知名且具公信力的百年機構, 在成熟資本市場裡, 信評是投資運作上非常重要的遊戲規則, 也是參考指標.



 



信用評等是針對受評企業及機構的違約風險所做的評估, 評價重點在風險, 非獲利. 



 



我想台灣投資人不懂運用國際信評, 主要迷思是: 總是關心獲利, 不問風險!!!



 



利得財務顧問公司陳怡齡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