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聲樂的李翊菱老師,在維也納學藝術教育



她將藝術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藝術的生活態度,影響了很多人



她說,孩子其實壓力可以不用這麼大



很多孩子,從小就開始努力的學很多的課程



不管喜不喜歡, 興趣與否;父母只要覺得應該,孩子就得學



所以, 孩子的生活,不是上課就是唸書



因此,他們的笑容愈來愈少



而李翊菱老師, 則經常在新竹九芎湖、劍竹窩等地,與孩子分享藝術、感染藝術



李老師說:12歲以前的小孩,培養美育與體育



這一階段的小孩,最好是盡情的享受童年樂趣



李老師說:最好是給予大量的資源



而12歲到大學這一階段,則盡量的培養學習與閱讀能力與習慣



大學這一階段,則學習通識教育



舉凡哲學、藝術、人際、宗教、歷史、地理、愛情、生命、天地、知識



綜合這些想法,李翊菱老師的焦點要告訴大家的是



需要、想要、重要



實際去聽聽小孩真正想要的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嫁入名門到經營生技產業,蔣媽媽-程伶輝,經歷了幾次差點讓她輕生的轉彎處,但他開心的活過來了



我問她:"回首一看,您的人生酸甜苦辣,哪種味道較重"



蔣媽媽微笑地說:都走過來了



年輕的蔣媽媽, 穿著旗袍的感覺



就像電影中的美女走出來一樣



那樣的氣質美女,就是當時名門富賈的最愛媳婦典型



沒錯,從眷村裡的美少女搖身一變成為抗日名將(後追封四星上將)蔣鼎文之媳



先生,即是蔣上將的么兒蔣崇義



別人羨慕她飛上枝頭



她,卻知道大宅門之媳難為



幾次的考驗, 讓她差點輕生;尤其,一生爲蔣家奉獻,結果竟然在53歲離婚這一次的打擊特別深



不過,蔣媽媽沒被打倒,她在生化科技業,找到他不一樣的天空



因為,喜歡助人的蔣媽媽;在她最需要幫忙的時候;曾經將蔣媽媽當成貴人, 受蔣媽媽幫助的幾個朋友



都在這時挺身而出



蔣媽媽說:真是助人者,人恆助之



在經歷了婚姻、事業等打擊後



沒被打倒的蔣媽媽愈措愈勇



憑著堅持毅力,蔣媽媽在生化科技找到了天空



蔣媽媽說:天下真的沒有絕對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付出心血後而嚐到果實,特別的甘美;



登山頂峰後的喜樂特別深刻



苦盡甘來的幸福,特別不一樣



20051127鄰居邀約,共遊阿里山小火車中途站"獨立山"



三個家庭,沒有事前計畫,沒有特別的行囊,那天一早,就是那麼的隨性,就這麼上山了



走台86線,從二高關廟交流道北上而行,第一個目標是竹崎交流道



下竹崎後往樟腦寮前進



陡峭的山坡



沿路停滿了假日車潮



小朋友直指國寶級阿里山小火車的上山示意圖



從樟腦寮車站鐵軌旁登山步道出發



沿途是逐漸登高的森林木棧步道



兒子走了一段路之後,就不想走了



我只好抱著他往前走



木階沿山勢愈來愈陡



我的體力負荷也愈來愈重



在人生鼎沸處



坡度似乎也愈來愈緩



原來,目的地"獨立山車站"在盡頭處現身了



一陣微風輕拂



似乎給我登頂的一種鼓勵



在此鳥瞰,那種成就感很讚



真有一種苦盡甘來的幸福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把溝通掛嘴邊,但常常有溝卻沒有通;這時,能被了解,就能感覺幸福



忙碌的現代人,常不知自己到底在忙什麼?不知如何走?未來在那裡?如能自覺,發現自己,了解自己, 就是一種幸福



家庭中的成員,也常常各忙各的, 想的、做的, 總沒有交集;如能相互知道彼此的需求、想法,就能發現幸福



公司的老闆、部屬, 常常分享、時時溝通,相互了解,就能幸福工作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為何總是領愈多,花愈多



為何總是月光光



為何總是年年口袋空空,而還債台高築



立得國際財務顧問公司經理 陳怡齡, 教大家3331的理財好招



所謂的3:3:3:1



怡齡說: 收入的3/10當做生活開銷, 3/10付房貸, 3/10儲蓄未來, 1/10買保險, 這就是理財

 





收入的3/10儲蓄未來, 這部份的資金, 當然要靠投資來對抗通膨問題, 並讓財富能持續穩定增加, 才有機會縮短我們理財的時間.   







 怡齡又說:習慣真的對人的影響很大, 所以我個人真的覺得理財教育應該要從小開始, 而且植入生活與學校的教育裡一個人若賺3萬時, 說沒有能力儲蓄, 等他有一天賺5萬時, 也一樣不會儲蓄, 只會擴張支出, 因為沒有習慣

 





 每個月收入下來, 就照理財的比例分配, 只留收入的3/10做生活開銷在薪水戶裡, 其餘的都撥開到其它帳戶, 3/10收入付房貸是逃不了, 1/10收入買保險的就約定自動扣款, 3/10收入做儲蓄的, 也約定做自動扣款, 且用自由定期存款, 或是投資戶, 就當做是自己消費掉了, 只是支出在"未來的自己". 

 





 沒有房貸的, 3/10收入就併入生活開銷裡, 一開始跨出一小步, 會覺得很簡單, 累積一陣子會很有成就感, 想要做更多, 就可以再多一點比例在儲蓄未來上.





怡齡誠懇的說:人類的基本欲望是想要自己過的更好的 沒有人會刻意想要追求不幸福, 只是很多人會在追求自己目標的過程中迷失了.......  







想要理財,不是只是說說而已;就是一定要真的開始







我今天還特地問怡齡;子曰:仁者不富,富者不仁的看法







怡齡說:有錢和富有, 其實,是有差別的







有錢人,不一定會富有







有人一生汲汲於名利,到老時, 殘酷無情的時間,不留情的帶走不曾珍惜親情、健康、感動







真正富有的人, 不一定會有錢,但他心靈卻非常的滿足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要忽略一些小小的滿足, 它, 可是幸福的泉源哦

天冷, 熱呼呼的咖啡是一種滿足



寒冷,全家來一鍋熱騰騰火鍋



口渴時,可以喝口透心涼的冰品



塞車時, 可以聽到一首自己喜愛的歌曲



每天滿足,天天就能幸福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竟然從錢包掏出兩千元摔在我面前:

 





「小氣鬼,才兩千,賠妳就是了!」
「才」兩千元嗎?


 







我還不到可以老氣橫秋地說

 







「我們那個年代啊……」


日前在聯合副刊看到一篇讀者投書,作者叫佳佳.內容如下:

 



有一對父母,他們的小孩大學畢業,上班了,有了收入,所以父母不再給零用錢,
可是入了社會的小孩.用好的吃好的.追流行.錢根本不夠用.結果丟了一句話給父母
"如果你們不能一輩子供給我優渥的生活,那為什麼從小要讓我養成這種習慣?........."

 





看了打了個冷顫
我們是不是也是這樣的父母?
我們要怎樣教我們的孩子愛物惜物?

我今年二十歲,目前因故休學,在一家安親班打工。

安親班鄰近便利商店,孩子很喜歡去那裡買東西。


 







常見包子吃一口就丟,飲料喝半罐就不要.

 







洋芋片才吃兩片,就買一包別的來吃。
這些孩子平常也喜歡偷藏別人的東西開玩笑,愛看人家著急的神情。


 





我曾多次制止,他們卻毫不覺得不妥,甚至腦筋還動到我的火車月票上。
我生活一向儉約,身上很少帶超過五十元


 







失去月票,我回不了家,只能投宿朋友家.

 







而我怎樣也沒有想到--竟是他們偷拿我的東西!
他們非常聰明,一直等到月票過期了才拿出來還給我


 







我說,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我會寫在聯絡簿上告知家長。

 







這些孩子竟然從錢包掏出兩千元摔在我面前:

 







「小氣鬼,才兩千,賠妳就是了!」
「才」兩千元嗎?


 







我還不到可以老氣橫秋地說

 







「我們那個年代啊……」的年紀,

 







我也沒嘗過貧窮的滋味,

 







但那兩千元也是我辛苦從生活費中儉省下來的,是我半個月的生活費啊!

 







這些孩子竟然可以這麼不屑地從錢包?

 







掏出來摔在我面前!

 








這讓我想起之前某一次當家教,


 







我看那個孩子家中並非十分富裕,

 







醫生的,時薪是可以索價五百到七百元的,但我只要了時薪三百元。

 







我認真地教他,無奈學生不用心,

 







總是想聊天,不想聽課,

 







後來竟挑明了說:

 







「要不是我媽說,上妳一小時課.給我五百元,我才不想聽妳講這些無聊東西呢!」

 





原來請我當家教,比請他當學生便宜多了!
我不知道這些孩子的家庭是否真的很富裕
但他們生活的態度簡直像暴發戶

 







這樣對孩子好嗎?

 







父母不能供應孩子一輩子!

 







是不是應教會"孩子節儉".比期望孩子以後能賺大錢.維持闊綽生活,實際多了。

 







昨天我在教室的白板上心痛地寫下: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這是一個很古老的諺語,但我不認為這不合時代。

 





教給孩子這個美德,是留給他們一項比萬貫家財還要重要的資產。

 





因為自己小時候過得辛苦,便盡量給孩子好日子過的家長"請深思",這樣究竟是愛孩子,還是害了孩子。

 







捨不得孩子吃苦,將來他會更苦!
許多父母養小孩是把孩子捧在手心上
怕他凍著、怕他餓著、摔著...
其實這種過度的保護,只會讓他更低能、更依賴、更不知如何面對人生的大風大浪。


 







...................................

 







  

 





誰推薦這篇文章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我們要孩子行之有禮時,咱們又做了多少?

現代父母, 愈來愈重視教育



我們很認真地要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



要孩子學這、學那



導致,咱們的孩子從小就在壓力中長大,一點也沒有屬於孩子天真的快樂



因為, 咱們把傳統的價值觀一代傳過一代地繼續框架在孩子身上



孩子, 永遠搞不清他努力的價值, 到底是父母親的,還是自己的



幸運的孩子,可能因同儕、老師的影響,兒找到自己的價值



但多數的孩子,則徘徊在迷茫之中



20051122江峰的幸福學分班, 邀請天下雜誌童書行銷經理劉曉栴,分享如何價值觀一書



我們談尊重、禮貌、包容、信任等二十二種書中提到的價值觀



其中, 尊重是一切價值觀之始



尤其, 在此充滿自我的社會中,更顯重要



想要孩子學會尊重



家長需先對孩子表示尊重



將尊重養成習慣



孩子即能內化成自己行為準則、生活習慣、是非判斷



那, 不是敷衍了事



而是要真正內化



無論何時、何地、何人



這樣的價值觀永遠存在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習慣正向思考,就能發現幸福

常常,我們碰到難題,即會習慣悲觀



若能經常性的正向思考



我們就會發現不一樣的智慧



當我們想通一件事



當我們清楚一件事



當我們突然矛塞頓開



而且答案是正向的



那種感覺



其實是幸福的



也許,那種頓悟不能持久



但當下, 其實是幸福的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江峰與養生大師歐陽英的健康對話

台灣俗語說:吃魚、吃肉也要菜來尬



歐陽英老師教大家蔬菜的養生之道



*認識蔬菜:?如何吃適合體質的蔬菜?依自己體質,選擇適合的蔬菜



 



(1)              寒性蔬菜

 





苦瓜、海帶、竹荀、海帶等

 





(2)            涼性蔬菜

 





冬瓜、白蘿蔔、菠菜

 





(3)            溫性蔬菜

 





韭菜、薑、大蒜、南瓜等

 





(4)            熱性蔬菜

 





辣椒

 





(5)             平性蔬菜

 





綠花椰菜、玉米、地瓜、高麗菜

 





*台灣依栽種種類分為哪幾種?

 





(1)              有機蔬果

 





(20公里內無污染;有蝴蝶蜜蜂瓢蟲等動物;顏色

 





偏黑,土壤鬆軟)

 





(2)            準有機蔬果

 





(有動物、黑色土壤、但周圍20公里內有污染)

 





(3)            半有機蔬果

 





(開花結果前,採用肥料及農藥;開花結果之後, 就不用肥料農藥)

 





(4)            安全蔬果

 





(在安全範圍內,且定期監測檢驗)

 





(5)             一般蔬果

 





(使用農藥與化肥)

 





*爲保清潔,蔬菜清洗的方法?

 





(1)              清水沖洗

 





*包葉菜類(高麗菜、大白菜)

 





*葉菜類(青江菜、小白菜)

 





*瓜果菜業(苦瓜、小黃瓜)

 





*根莖菜類(蘿蔔、馬鈴薯)

 





(2)            加熱法

 





(3)            去皮法

 





(4)            打臭氧機

 





(5)             存放較長時間

 





*如何吃出蔬菜的營養?

 





(1)              生食蔬菜好處多多

 





(2)            吃多少、買多少

 





(3)            不要把蔬菜切的過碎

 





(4)            烹調前不要加酸位食材

 





(5)             善用煮蔬菜後的水

 





(6)             炒菜不宜過早放鹽



*我問歐陽老師,我吃全素為何經檢查還有脂肪肝?



老師說,需少吃加工食品,才能避免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被認為是低能兒的盧書偉老師, 寫了很多厲志的好書



感動了很多人; 也幫了很多人



這一回,他和兒子盧蘇士花了九天的時間, 單騎環島一週



早熟的盧蘇士,還將他紀錄成一本書



翻了前幾頁,我的眼框濕了



盧蘇士國小畢業了



爸媽想要給他一個不一樣的禮物



盧蘇士說:他想要單車環島



這個禮物雖然特別



但才國小畢業的年紀, 想要單人環島,當然會擔心



不過, 盧書偉老師不經考慮立即答應



他認為, 從小自己一路走來,就是因為擁有不一樣的考驗,才讓人生不一樣



盧老師立即和盧蘇士展開環島計畫



這段九天環島行程



不僅領教過又風又雨的磨難



盧蘇士還差點中署



但,他們父子感受著大自然中所給予的幸福感受



而且, 盧老師在和孩子的共同經歷中;彼此,共有一份難得的愛之存款



其中,點點滴滴的溫馨相助,讓他們感動不已



爲了感恩,他們願將這份愛傳下去



盧老師說,盧蘇士環島後,即宛如經歷了成年禮一樣,變的很多、很多



其實, 孩子是父母的恩典



他的成長過程,都讓我們不停的再學習



不用太擔心孩子的能力



盧老師打趣的學盧蘇士的口頭禪說: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



爲了讓幸福存摺, 累積愈來愈多



他們還有很多的夢想要進行



橫渡日月潭



登上玉山



雙腳行遍319鄉鎮



計畫很大、夢想卻逐步完成



我們期待下一次分享他們父子倆的幸福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人都想致富,但致富是要有方法的



20051116江峰幸福學分班專訪天下30雜誌採訪召集人張卉穎,分享致富十大關鍵



 



一個人的命運,決定一個人的習慣;而習慣則決定在一個人的觀念與態度



2005十一月份的30雜誌致富專題,提到致富十大關鍵



10個必備的致富觀念

 





(1)             勇於冒險

 





希臘船王歐納西斯,將所有錢投資在大家不看好的海上運輸上,結果成為運輸業的龍頭

 





(2)            慾望與野心

 





法國有錢人巴拉昂提供了100萬,徵求貧窮與富裕之謎,結果他發現這個答案是---野心

 





投資專家華倫.巴菲特從小就立志要在30歲之前成為富翁;他努力專研股票市場, 结果如願以償

 





(3)           遠離負面的人事

 





遠離那些杞人憂天的人或訊息,將使你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未來

 





(4)            面對挫折的能力

 





50年代,李嘉誠坦承錯誤而化解了事業危機,開啟新契機



(5)             誠信

 





韓國現代集團創辦人鄭周勇,經營米店成功之後,投入公共工程,但因為水文變化不穩定,使赤字高達6500萬元讓他幾乎一無所有,但因為他的誠信, 贏得政府信任,使他成為亞洲最富有的企業家之一

 





(6)             努力

 





台灣之神王永慶的打拼精神(早起、晚上10點才打烊)而打敗了對手

 





(7)             學習

 





窮爸爸富爸爸作者羅伯特說:當你還是窮人時,你所擁有的唯一真正資產就是你的頭腦, 這是我們所控制最強而有力的工具

 





因此,他努力參加研討會, 聽錄音帶增加自己知識

 





他可以參加350美金的課程,卻可以賺回至少200萬美金

 





李嘉誠努力學廣東話與英文,使他的企業可以擴展到世界各地

 





(8)            勤於動腦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從小就能抓住機會賺錢;他能把存錢筒裏50美金,借給附近的農民,結果,第二年他賺了3.7美金的利息

 





(9)             看見未來的趨勢

 





洛克菲勒掌握了未來趨勢,在南北戰爭爆發前,發現了商機,勇敢向銀行貸款,買進了低價的鹽、榖子、棉花、鐵 ,而讓他賺了三倍以上的利潤

 





(10)         耐心、堅持下去的原動力

 





窮爸爸富爸爸作者羅伯特認為對財務壓力忍耐利差的人,永遠不可能成為富人

 





自律甚差的人,常會在領薪得獎金之後,瘋狂購物, 結果無法自律的人,愈來愈窮了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心的幸福



人生起伏中,所能擁有的幸福



感動的幸福



 



幸福一想



當你忙碌於工作;汲汲予名利;爲家庭打拼



同時,友誼隨著歲月在流逝



如能找個時間



與好久不見的好友敘敘舊



天南地北聊



聊到忘了時間



聊到意猶未盡



那種感覺, 其實很幸福



幸福二想



若能每一件事都能順利就能感覺幸福



但,想要事事順利,其實很難



而太順利的人生,其實,不會怎麼精采



你看, 浪,需要起伏,才有美感



風平浪靜,則顯現不了他的特別



人生也一樣,有些考驗、有些磨練



才能顯的精采



幸福三想



人生,若能常常感動, 即能感受幸福



一本書的感動;一句話的感動



一幅風景的感動,一場電影的感動



能感動當下您能感動的,就能發現幸福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麥當勞不再風光



終身工作的新趨勢,正在流行



20051115江峰幸福學分班,敬邀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校長莊淇銘



和您一起掌握未來



 



麥當勞的魅力消退,代表養生的逐漸受重視



人口老化的趨勢, 帶動抗老養生風潮



抗老、養生, 成為市場主流



運動、瘦身相關行業



更是ㄏㄤ到不行



這時,好的養生習慣,是一定要提早養成



莊校長說:"一天兩餐,過午不食的養生風潮, 逐漸被現代人接受



當,健保制度開始瓦解



印證了健康就是財富



擁有健康就能擁有財富



當人口逐漸老化,人口成長數呈現倒三角形的發展



生活及稅負負擔愈來愈重



投資理財成為當務之急



誰最早開始



即能掌握未來



另外, 多元專長也成為不能忽視的一個重要趨勢



人, 不能只靠一個專長



就能高枕無憂



而在競爭社會中



高壓力下,憂鬱人口逐年攀升



心靈領域



亦是重要一環



莊校長說:"在美國,許多的資深護士,會在病人床邊, 聊天分享心事講故事,紓解病人壓力及心靈恐懼



因此,掌握身心靈



無疑是未來最重要的一個課題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好朋友聊天, 聊到忘記時間,也是幸福

 



當你忙碌於工作,爲生活打拼時



許多感情隨著歲月在流逝



孩子的成長不等您



父母親的健康不等您



溝通的時間不等您



同學、朋友的時間不等您



珍惜您所擁有的感情



您即能發現幸福



有時



和朋友聊聊心事



即時聊到忘了時間



您都能發現很難得的幸福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