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發燒了,爸媽整夜守著.焦急著.擔心著;深怕會引起什麼狀況?
現在我當爸爸,小孩發燒了,我想到了"手抱孩兒,才知父母時",相當著急
現在有一派講法影響了我的老婆:"發燒,是身體自然調節的一種作用,只要用溫水擦拭身體,補充水分,他會自動降溫的.......";"我還是不放心???";為此,常和老婆爭辯
家庭醫師 陳皇光說:"發燒不能等閒視之,最好還是去找醫生;因為發燒的原因很多; 有病毒式.細菌式.甚至癌症,尤其是淋巴癌也會引起發燒"
醫師還說:"父母親若發現小孩發燒嗜睡,根本不用猶豫,一定要送醫院"
陳醫師說:
發燒的處置
• 一定要就醫!
• 暫時就醫不易時,若沒有出現劇烈疼痛、喘、劇烈嘔吐、腹部僵硬、意識不清,可以先考慮用大量飲水、冰枕或退燒藥退燒紓解症狀。
• 若用退燒藥後約半小時開始明顯退燒,多半是病毒感染,若服藥兩三小時完全無退燒跡象,則要小心是細菌感染。
(一)發燒的三大原因
• 感染:病毒或細菌
• 癌症:癌症轉移、早期淋巴瘤或白血病
• 風濕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等。
• 其他:免疫不全或藥物等。
(二)發燒合併症狀
• 正常體溫:兒童:37ooC,成人:36.5oC
• 典型發燒合併症狀:疲倦、頭痛、頭暈、眼眶疼痛、下背痛、肌肉酸痛、四肢無力)多半在37.5oC以上就會出現。
• 高燒合併症:先畏寒,四肢冰冷,然後體溫迅速上升,然後出現典型合併症狀,有時候出現胃痛噁心症狀,幼兒有些會出現癲癇症狀。多半出現在38oC以上
(三)急性發燒的原因
• 優先考量感染症。
• 要告訴醫師發燒合併症以外的症狀才能幫助診斷:
• 呼吸道:流鼻涕、咽喉痛、咳嗽、喘、耳朵痛。
• 消化道:腹痛、噁心、嘔吐、腹瀉。
• 尿道:排尿困難、頻尿、下腹痛、血尿。
• 腦部:劇烈頭痛合併嘔吐、嗜睡、意識不清。
• 傷口感染。
(四) 感染病原
• 病毒:全身性症狀,用退燒藥退燒容易,有一定病程,多半不需抗生素也可以自然痊癒。
• 細菌型:在出現敗血病之前多半為局部症狀,用退燒藥退燒困難或無效,無所謂自然病程,需要抗生素治療才會痊癒或開刀切除感染部分或排膿才會痊癒。
(五) 病毒性疾病
• 呼吸道或皮膚:感冒(鼻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腸病毒、水痘、玫瑰疹。
• 消化道:輪狀病毒、諾羅病毒。
• 病毒性腦膜炎:皰疹病毒。
• 必要時,流行性感冒重症或皰疹病毒可用抗病毒藥減少嚴重併發症。
(六) 常見細菌性疾病
• 呼吸道:細菌性扁桃腺炎、鼻竇炎、中耳炎、肺炎。
• 消化道腹膜炎:盲腸炎、膽囊炎、胃穿孔。
• 泌尿道:急性腎盂腎炎、前列腺炎。
• 腦部:細菌性腦膜炎。
• 皮膚:蜂窩性組織炎。
(七) 退燒藥
• 退燒藥多半同時也是止痛藥。
• 常用退燒藥成分:acetaminophen、ibuprofen、naproxen、diclofenac acid、mefenamic acid 。
• 幼兒服藥不易時,家長要考慮家中準備diclofenac塞劑:一般退燒塞劑每顆為12.5mg,原則上至少使用1/2顆,體重6~12公斤之間約使用3/4顆,12公斤以上的可以使用1整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