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島慢食之旅,正流行!
是不是很久沒和家人,好好在餐桌上,好好吃ㄧ頓飯了
在最繁忙的時候,也不要忘記享受家鄉美食。
韓良露曾說過:「慢食是一種態度,重新思考、認真對待人與土地、自然的關係。」
為自己和家人安排一場緩慢的旅行,用慢食與慢遊輪番撫慰過於緊繃、疲憊的生活,畢竟,對自己好一點,並不是一種罪過。
墨刻出版主編 林開富,談到了這一趟不ㄧ樣的慢食之旅
緩慢,不單單是慢活主義者的一種態度,更可以是自己經過調整的步調。
◎速食與慢食大不同
1986年,速食界龍頭「麥當勞」進駐義大利西班牙廣場紀念碑,義大利作家及評酒家卡洛‧沛提尼(Carlo Petrini)立即發出「即使在最繁忙的時候,也不要忘記享受家鄉美食。」這樣的口號,成為慢食(Slow Food)運動的先驅。誓言「發掘傳統食物的豐富和香氣」,這場慢食運動反對快速生活與速食,提倡回歸餐桌,享受慢食的樂趣。
20餘年之後,「法烹沙龍廚藝坊」(相關報導見P.68)的主廚包豐川以「我想要把人們帶回餐桌上,重拾良好的社交互動習慣」的主張,作為法烹沙龍廚藝坊的開設目的。包豐川說,「在法國,在餐桌上分享食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天主教重視家人共同吃飯的時間,所以法國人無論工作多忙,都會放下工作,一起聚集分享食物。」
作家
所謂的慢食,指的當然不只是「慢慢吃」而已,「填飽肚子」只是這頓飯之中一個小小的動機;更重要的是,「讓味蕾更加貼近在地的食材」、「讓舌尖有足夠時間品味手工菜的細緻」、「放慢飲食的節奏讓味蕾與心靈同時弛慰」、「真實地深入當地生活享受各地的特殊風味」這種慢食的風尚,已在台灣逐漸成形;一場享受慢食饗宴的旅行,正等待你踏上旅途。
(圖片:墨刻出版 提供)
慢食協會創辦人卡洛‧沛提尼(Carlo Petrini)說過,“Slow Food”不等於“Slow Eat”,所謂的「慢食」,不只是「反速食」,而是一種態度,連食物種植、生產、取得的過程都要講究,讓入口的每一口食材以更合適的速度培育和烹調。
(圖片:墨刻出版 提供)
花蓮豐濱「陶甕百合春天」:
廚師開火前,不是上市場買菜,而是拿著開山刀跨越馬路到田裡去採收今天的食材,依照時令的韻律轉動尋找餐桌上的靈感
(圖片:墨刻出版 提供)
(圖片:墨刻出版 提供)
(圖片:墨刻出版 提供)
桃園觀音「水來青舍」
到蓮花池中採取要食用的分量,再分享新鮮蓮子給遠道而來的客人,一來一往讓人與大地之間更加拉近距離
(圖片:墨刻出版 提供)
(圖片:墨刻出版 提供)
「法烹沙龍」
主廚包豐川的廚房不只是廚房,而是美食煉金師的實驗室。在他細膩的手下,用料、程序、溫度掌控精密,以定溫84度低溫烹煮來保存食材的維他命與礦物質,盡可能地溫柔對待一切,在他的廚房中,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以智慧創造出慢食的料理魔法
(圖片:墨刻出版 提供)
山治日本鄉下料理」
店內所有料理都由mori桑一個人處理,但他堅持慢工出細活,要吃好東西,就得跟著他獨有的慢節奏,慢慢沉浸在鄉下料理的美好滋味中
(圖片:墨刻出版 提供)
在餐桌上,我們常說「請慢用」;「慢用」這兩個字不僅僅只是寒暄,更是一種期許──只有美好的東西,才值得花時間慢慢享受。
慢食,在每一口咀嚼中,品味食物與食材牽連的土地情感
透過慢食,從入口的食物認識當地特色、文化、風土民情甚至附近的景觀,旅行,可以很隨興,可以很悠哉,也可以很緩慢
(圖片:墨刻出版 提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