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圖檔:時報出版提供)


常常在想,當人面臨抉擇之時,每一個決定的背後都有一些因素;有時,給自己一個流浪的機會,內在的清澈度就會明亮許多,也許做出的決定,遺憾會較少
作者馬丁、威廉出發前的心情(哇!他倆講出許多人的心聲;應該很多人都有同樣想法吧!) 對於自己未來的人生軌道,或許已經了然於心,卻不想從眾地,循著社會的框架一路走下去,追逐從小被教導的、不背離主流的那條對的道路 我們追求的目標大多不是為了自己,只是在社會定義成功的框架裏轉來轉去,自己卻形同枯稿,像風乾的橘子,不只外皮不堪,連果肉都失去了水分
是累了嗎!沒有一定要不平凡,平凡或不平凡不是重點,但生命,就這樣了 嗎?有一種聲音,在心底動,生命,是否有更多的可能性!
16年的工作生涯,終於可以暫停,讓枯槁的自己,重獲新生 工作的時候,覺得時間彷彿沒有盡頭,但人生究竟有多長;生命的長短無從控制,到時候自己的祭文上會怎麼描述這一生 回來後的心情? 回想起來,才驚覺這一路,實在視危機重重,還來不及害怕,但早已回不了頭 從來沒有想過,夢想可以這麼容易實現 對於生命、未知,永遠值得嘗試,但願此後,我們隨時都能有為生命在出發 德國來的四個木匠,其中兩個已經旅行三年,另外兩個後來才加入;一路上旅行的錢花光了,就隨便找些零工做做,存到一些旅費,再繼續往下一個地方出發;那身緊身長褲加碎花領白襯衫的木匠服 我開始擔心他們如此單薄,不知能否耐住寒冷 但我瞻前顧後,學著聰明為為來著想;我的擔心,注定無法用他們的方式經歷這世界;那個晚上覺得自己軟弱 很早就知道,快樂好難;人生走了一段,才發現自己的膚淺;快樂與滿足無法建構在比較上,起心動念完全在於自己;每個人的人生選擇如此不同,生命的多元就讓人覺得意外的美好,當你願意,每一個人的生命角度,就有了不同的臉譜 三十來歲的上海劉先生,第二次辭掉工作出來旅行,是自住旅行高手,第三次到西藏,講起話來,爽朗明快 音樂吧老闆是個滿族鑲藍旗貴族之後,來這裡是想選擇一個不願意負擔的人生 有個自稱詩人的漢族男士喝了霸王酒之後,卻說他是來這裡找感覺 p98丹增的夢想是到大都市,我們自以為是逃脫了囚籠,卻來到一個困住丹增的世界;我們曾在幾千公里外的台灣島上,遙望高原的夢想,而丹增嚮往的確是大城市的喧囂浮華;原來,我們都在彼此的夣裏 去西藏拉薩容易,闖蕩阿里則需要信仰,不管是對宗教的信仰或是對人生的信仰;沒有信仰,無法支撐你克服高山的氣候、艱困的物質生活,並願意承擔生命的風險(西藏阿里是世界上最難到達的旅遊地區) 在阿里西北部的神秘之湖—班公錯這個神秘、靈秘的地方,看大漠、看湖海、看大山;一路上對話很少,但靈魂常常不自主的飄移,想起過去的日子;也是問著自己,回去以後會不會變?有沒有變的必要?沒有答案。變或不變或許沒那麼重要;但重要的是,是曾經站在那樣的高度去選擇;在阿里,蒼茫會讓你渺小世事
選擇西藏;是因想找個地方,坐下來,不用思考,看著天地,就能讓我流淚
的地方
時報出版提供
時報出版提供
勇氣
時報出版提供
流浪過程
入藏第一天,不准洗澡;否則容易罹患高山症
在低溫下,熱粥會讓人有備拯救的感覺,一碗熱粥會立即給依稀實在在的勇氣;每一碗輕粥都是一個救贖
作者在路途中也愈到了一樣的逐夢者
時報出版提供
時報出版提供
時報出版提供
時報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