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鹽寮淨土創始者區紀復,四十二歲辭去高薪工作,停下腳步頓一頓、反省回顧,且一頓就頓了五年,這期間雲遊四海、參訪各地環保團體,之後在花蓮建立心中的鹽寮淨土;在海邊蓋起木屋,拾柴燒飯、重菜撿菜、過一個月花不到一千元的簡樸生活、自然修行;身體力行了二十年,且已吸引萬人加入簡約生活
宛如智者的區老師充滿禪味哲理分享他不一樣的人生態度
吃果藝術,水過皮成為藝術品
膠帶藝術將用過的塑膠袋做成兔子、芭蕾舞少女..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jony989/499122b2e8459.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jony989/499122b342fdf.jpg)
一次人生的重大選擇,從頭過一種簡樸、自然、靈修生活;認為唯有簡樸才能改造社會
鹽寮淨土的生活和以前鄉村生活沒有太大分別,但內在則需要有修行心態,是一種〞樂修〝生活 (1) 木屋有門無鎖,推窗就可以觸摸到戶外綠樹,真是夜不閉戶、出不鎖門;屋內的裝飾是石頭和書;雖無猿聲啼叫、卻有鳥唱不停,且小瀑布層層、水潭處處、樹竹叢生、還可欣賞鳥語花香 (1) 汲泉而飲、採野而食、挑水、燒灶煮食 (2) 柴、米、油、鹽、醬、醋、茶七件事,只需米、少量油、鹽;柴火在海邊及自家庭院樹木、蔬果是很好的調為品;因惜福在市場撿菜 (1) 衣服只有兩三套,只分冬夏;鞋子兩雙,夏天涼鞋、冬天包鞋 (2) 沒有手錶、盥洗、如廁在溪邊、溪裏、溪床 (3) 只有幾項電器用品:電燈、電話、冰箱、收音機 (4) 在不怕任何失去時,就愈來愈自由平安 (1) 靜心修行,連雨滴都美;下過雨,屋頂還有雨水慢慢由屋簷滴下,與朱漸漸凝聚,閃耀出燦爛的金紅,而黃、而綠、而紫,慢慢又孕育飽滿,瓜熟蒂落;這好像心情變化,紅色高興、黃色平和、綠色喜樂、紫色沉寂最後消失;這也好像一個成長過程,遊紅色的金彩年華,長大到黃色的穩定階段,在轉變為綠色的飄逸輕鬆,慢慢成熟變紫,等待收成 (2) 靜心觀海;人在大海前值在是短暫、渺小、卑微,而體悟到永恆是什麼? 生活處處是修行 (1) 撿菜修行(彎腰惜福體會人生) (2) 淨碗修行(螞蟻淨碗) (3) 水修行(寶特瓶鑽孔、發現洗手樂趣) (4) 擔水功夫(辛勞付出必珍惜水源 (5) 灶前修行,體會人生 (6) 斷食避年;在熱鬧喧嘩的過年假期,找個時間在角落靜默,可上山、溯溪,在海邊、在樹下安靜體驗;也割草、鋸木、劈材、挑水 一種超脫世俗的觀念 大自然的美景是寶貝,但任誰都無法永遠與它們共存 只能一時同在,卻無法放入口袋擁有,只可以放在腦袋、心理擁有,我們無法改變它們,卻會改變自己,而得到更多的快樂與自由 至於那些珠寶、鑽石進入我的眼睛,就進入我的記憶,不必買就已得到了;其實,擁有可有可無,看見就有、放下就無
鹽寮淨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