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歡?旅行?學習?修身?............................不管怎麼開始,只要自己開心,幸福就ok

台北首都藝術 兆宣 說:"我們就從環保藝術開始吧"

IMG_1003首都藝術 兆宣.JPG 

繪畫是人類「再現」所處世界最早使用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發展和演變最長久的一門藝術,當藝術家從紀錄者的角色成為創造者時,繪畫不只記錄了地球自然的樣貌,藝術家更成為社會的先知,在重現這個可見的世界之外,藝術家更以幽默、紀實甚或超現實等的獨特語彙,呈現地球在過去、現在與未來可能的樣貌。

劉其偉  聖人說-他是壞人當中的好人.jpg 

(圖片:首都藝術 提供)

劉其偉
在探索和國家地理頻道資訊還未流通的年代,以保育代言人著稱的藝壇老頑童劉其偉,即是最早將台灣、各地特有種鳥類、動物,以及東南亞少數民族的生活,以其簡約、原始的繪畫風格,紀錄下來的台灣藝術家。在劉其偉帶有童趣的畫筆下,體現了最單純的自然生態以及人類與動物共有的親情與合諧。

劉其偉 快樂天堂.jpg 

(圖片:首都藝術 提供)

陳錦芳
旅美台灣畫家陳錦芳博士,1969 年發表《五次元世界文化觀》,強調以愛為宗的全球性文藝復興藝術觀,使他在2001年獲頒聯合國的《全球寬容獎》,更於其後代表聯合國推動長達五年的,《為人類而藝術》全球巡迴展。在藝術史上「新意象派」(Neo-Iconography)的開創使他被譽為「當今世界上20位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新意象派」以既有圖像加以變奏而詮釋出新的意涵,成為當代藝術中普遍使用的觀念手法。本次展出其作品「自由女神」系列中的《都市拾穗者》,將米勒《拾穗》中的農婦圖像置入紐約大都會中,農婦俯拾的是文明都市下所製造的可口可樂瓶;右後方置入高更《他們金黃的身體》中的大溪地女郎,然而在已無原始叢林的都市映襯下,對於雨林的破壞,格外發人深省。陳錦芳以大眾熟悉的圖像概念,幽默的創作手法,傳達出應以「愛」作為關懷地球世界的圖像標語,將藝術從個人式的情感闡述轉而成為具教育意涵的圖像。

陳錦芳  拾荒者 81x56cm.jpg 

(圖片:首都藝術 提供)

FULVIO TOMASI
以版畫藝術創作為主的義大利藝術家FULVIO TOMASI,擅長以鐫版術和蝕刻法(皆以金屬作為印版的版畫技術)為主。本次展出其動物系列的《受傷的羚羊》作品,羚羊身上的毛髮因疼痛而豎立、雜亂,背景左上角的天空因而祭出一團黑,象徵著因疼痛而陷入黑暗的羚羊。右上角騷動不安的鴿子似乎表達出動物受傷卻無法自行止傷治療的無助感。藝術家以具戲劇張力的構圖和主體,傳達出動物在受傷時每個細胞皆疼痛的苦處,期望借此畫面呼籲人類勿恣意獵殺動物的保育概念。

Fulvio Tomasi受傷的羚羊.jpg 

(圖片:首都藝術 提供)

Martin Langford
版畫藝術家Martin Langford,擅長以幽默和漫畫式的風格表現對自然環境的關注。他對於人類城市的過度開發、以及對自然所求無度的貪婪等議題,在作品中以超現實的未來空間體現。在「環境」這個系列中,《過度開發》的城市使環境陷入不可負荷之境,而人類對自然不斷的開鑿,即是破壞地球根基的元兇,人類終將在所求無度後,自食惡果。《日光》,太陽照亮大地,是生於地球的人類最尋常之事,然而,當過度開發的城市連日光都可以遮蔽時,日出日落不再為永恆,蠟燭、火柴、手電筒,可能永久成為某半球的日照來源。
Martin Langford日光 48x62cm 1999.jpg 

(圖片:首都藝術 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