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被認為是不良少女的教授女兒朱曉卿,翹課混酒吧.爲同學打抱不平與大姊頭打架.爬牆………….;如何蛻變成心理學博士

IMG_心理學博士 朱曉卿.JPG  

曾念傳播作個新聞主播, 後因修到心理,就喜歡上心理,從此就沒有回頭過
赴美攻讀臨床心理學博士時,還有人笑說:”一定是亞洲人保障名額”

曉卿說:"多數人都太偏限於自己的框框來解釋週遭的人事物;多數的父母及從事教育者,相信別人的評斷,勝過相信自己的孩子與學生;那些取笑我的人,沒有經歷過我成長過程中的苦澀與掙扎,也無從得知今天的表現是多少淚水.汗水與煎熬換來的"
 

"有時後我們好像看不到ㄧ絲的希望,但只要有勇氣撐下去,並堅信他們有一天能夠找到自己的方向,用鼓勵代替責罰,並且確信ㄧ切的轉機和奇蹟都是從愛和了解開始,日後我們會驚訝發現,昨日那些讓我們失望的小孩,會奇蹟般地成為我們今天的希望"


她擁有’過分樂觀”的特質;因為曉卿說自己出生在一個父母都很”識大體”的家庭,老爸老媽常有一些類類的想法;自有記憶以來,從沒有因為功課不好備責罰,甚至考了最後ㄧ名,老爸也只是摟著我說:” 下一次進步就好了”


生活哲學是”人活著健康快樂最重要;在那個未開化的年代,學生早在十二.三歲的年紀,就被歸類資優.普通.放牛及啟智班;不過,老爸.老媽卻ㄧ點也不認同這種作法

學了心理學之後,才了解外在”顧人怨”的表現,其實是內心極度不安.自卑.焦慮.憂鬱.憤怒及孤獨的反應;外在桀傲不馴的態度, 實在是一種”抵抗外侮”的投射;就像是別人已經覺得你不是個好東西了, 爲了鞏固和維護” 自我”的概念,必須以”FUCK YOU”的方式,阻擋別人對自己的評語

我裝著不在乎就是因為我很在乎;怕被別人瞧不起,所以常逼自己打頭陣,做別人不敢做的事;自己ㄧ直很自卑,因為從小生長在好家庭,功課卻ㄧ直很差,即便現在已經上了博士班,以前被人瞧不起的陰影和那種對父母的歉疚感,有時還會不時地浮現

在崇拜的三個人;一個是爲民爲國的孫中山;二是不向命運低頭的貝多芬;三是老爸;之所以會這麼崇拜爸爸;也許是因為他不屈不撓和愛人如己的特質;最讓我喜愛的是他非常人性的ㄧ面;老爸膽小軟弱怕受驚嚇,卻又愣頭愣腦勇敢向前;敏感臉皮薄容易受傷,卻也能拋開心理障礙地去愛別人;平常在老媽的懷裡撒野賴皮,但在旁人都懼怕的場合,也能挺身而出,維護正義;他非常的傳統,也非常新潮;他單純像個小孩,卻又能很有魄力地衝出人生重圍


有時因勞累而昏睡的半夢半醒間,會有種不知在何處?和浮萍失根的空虛寂寥感; 有時會猛然驚醒而流淚自問:”這麼拼,是爲了什麼?””這樣犧牲與家人及朋友相處的時光值得嗎?”

每次在國外想家時,總會想到父親講的話
“做人不能不勇敢,我十三歲沒爹沒娘一個人來到台灣,雖然孤苦,但是爲了自己的理想,從來沒有逃避過責任;人活著就要活的有模有樣,待在父母身邊沒出息,要豁出去,要堅持理想往前衝;記得你是我門的最愛,爸媽就是靠著你的努力和勇氣在支持著,而更有朝氣地活著


對於那種”虛情假意””爲達目的,不擇手段”不在乎是非善惡,只求自己升官發財”的社會現象,實在無法忍受;尤其在華人社會中,利用’人情面子”而對別人”自主性的壓迫”,ㄧ點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界線”.”體會他人的難處,讓人最為討厭;這種失去自主性的生活,常讓人無所適從,好像自己是建構於他人的期待,而漸漸失去自我和自己的生活

一個完整健康的人最終”成就自我”的動力,是來自於所謂的自我實現,就是把自我潛力發揮的最淋漓盡致的一個境界

您的上司曾對曉卿評語說:”曉卿什麼都好,但妥協度很低”;曉卿說”一點都不能被勉強倒是真的;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對於真實的感受真是不吐不快,也得罪了不少人;還好自己有自省能力, 對於自己做過的錯事, 總覺得心裡很不好受,只是這種自責,常讓我有種窒息感

讓曉卿最後悔的是對奶奶的不孝;後來還是學會原諒自己;我們總要試著先原諒自己,才能再次地找回自我;因為就是這些人生的經驗,讓我們不斷反省,不斷改變,才能夠成為心目中所期盼的自己
生命的意義就是不斷的改變學習

每次出糗,都會秉持著愈挫愈勇的精神,每次失敗就先做檢討,並利用這機會,改善自己並找出對應的方法;當下也跟別人嘻嘻哈哈地笑自己,不但能沖淡一些緊張的氣氛,也能訓練自己釋懷,不要不敢再嘗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