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小喜歡釣魚的李嘉亮,愛魚成痴,將多年來研究魚的經驗寫成〞台灣魚達人〝一書,讓人知道,原來魚竟然有這麼多學問



一個30年來經常與魚打交道的魚達人 李嘉亮分享許多魚學問

許多的美食饕客都知道吃東西要符合時令,如何選擇合時令的魚,台灣魚達人告訴我們有三種標準(1)地形(2)洋流(3)魚種類



好吃的魚種類,祖先了還做了一個排行榜

一午、二紅沙、三紅鮸、四嘉鱲、五鯧、六沙鮻、七丁香、八四破、九狗母、十花飛



透過照片,咱門來看其中的幾種



黑鮸





金鱗鮸





水鮸





黑鯧





丁香





花飛



李老師說:世界上很少有地方像台灣一樣,有那麼豐富優厚的先天條件?



我們可從一個十字座標的圖像開始;以台灣為中心,用十字線把台灣分為四部份;東部是岩石海岸,西部是沙岸;東岸以蘇澳為界,北為淺海,南為深海;西部以澎湖為界,北為沙泥底海域,南為珊瑚礁海域;這四大海域是台灣四種不同生態環境,各自孕育不同的漁獲資源



台灣東岸的許多魚類,也會因為活動的海域深度不同,對魚纇的生長造成不同的影響;以同一種紅色的石斑來說,東北角出產的比東部出產的好吃,因為東北角淺海海域廣,陽光充足、食物也多,石班肉長的快、皮也薄;而東部深海地區出產的石班因食物不足,不但皮厚且肉量不足頂尖饕客一看桌上清蒸紅石班,就知道是不是東北角海域出產;分辨秘訣在魚皮—東北角的皮薄,清蒸後魚皮與魚鰭連接觸會裂開,東部產的魚皮較厚則不會破裂



台灣所有離島之中,澎湖島的珊瑚礁最多,淺海範圍寬廣,是台灣離島中漁產最豐富者澎湖也是北方來的中國沿岸流,和南方來的黑潮支流交會之處,所以兩個洋流帶來的魚種這裡都有,加上定居在本地珊瑚礁的豐富魚種,這裡自然成為台灣的海鮮天堂;不過,現在養殖技術太普遍,現在吃的都是養殖魚



除了台南以南的近海以外,整個台灣海峽都是深度在20~40公尺之間的淺海,自古以來都是魚產豐富的漁場,可惜漁民未有保育觀念,現已不復從前



常常有人問 :深海魚真的比淺海魚好吃嗎?

老師說:不一定

深淺海的定義不一,有人認為是50公尺、100公尺、200公尺 50公尺以內深度,是依據陽光可以抵達的最大深度來判定,此深度藻類有陽光,生產力最高,各種魚、蝦蟹、貝纇都因海藻豐富而肥美 若要說深海魚好吃,原因是因為深海魚海水溫度低,甚至接近冰點,為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體內油脂豐富,肉中含有豐富魚油,食用時口感鬆軟味美,但牠屬於飽和脂肪不易吸收,且含有重金屬



西岸北部沙岸的美味河口魚很多沙泥底海域的魚,在進入乾淨的河口後,受到比海水更低溫,河水混合海水的水質刺激,魚肉更佳的肥美;因為河口地區最容易接受河水豐富的營養鹽,食物特別豐富,魚長的特別好早期台灣祖先相信吃鱸魚對於開過刀的病人傷口復原有幫助,這種鱸魚就適河口棲息的七星瀘,但現在環境淤積已經很少看到了



另外,洋流也是影響魚產的原因之一

從十一月開始到隔年四月,水溫較低的親潮和中國沿岸流,會從北方南下

這兩股洋流會夾帶豐富的礦物鹽,追逐食物南下的小魚會成為滋養本地大魚的食物,如石班及隨冷水來到溫暖台灣海峽的鮸魚黑潮退去親潮南下的十月、十一月秋天,白鯧、烏魚、春籽會到台灣避寒產卵,有略高水溫催化,魚的滋味自然與平常不同



五月開始到十月左右,水溫較緩和的黑潮由菲律賓北上這兩股洋流會為台灣帶來不同的季節性魚類

黑潮則夾帶大量的表層迴游魚纇,在10~20公尺深度活動著;如旗魚、鮪魚、鰹魚、飛魚都是這股黑潮系統的主要魚類

一到春天四、五月間黑潮、親潮交替時,只要在鄰近海域所捕獲的漁類,雌魚體內都有卵,因應產卵的需要,魚體內都特別含油脂,所以格外肥美,如土托魚、旗魚、黑鮪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