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慢食、慢活之後,現在又有了慢遊,可見,現在人活的速度太快了

遠見雜誌資深撰述王一芝特別專訪的這題目〞慢遊〝

看完後,就好像找到知音一樣,有一種幸福渴望的情境出現

對啊,慢遊不是就是我一直嚮往的旅遊嗎?





什麼是〞慢遊〝?

台中薰衣草森林有個很棒的小語:〞走太快,靈魂會跟不上身體〝

所以,旅行不應再只是拿行李、check-in趕景點式的旅遊



慢遊觀念,歐美早在20年前就已經開始,他們利用長時間的出遊,融入當地的生活,不買土產、少拍照



從移動旅遊變成不動旅遊

自主性高不盲從,自助旅遊成為趨勢



響應環保,法國人採取一種BMW交通工具旅行;坐公車、搭地鐵、走路旅遊



過去是觀光、現在慢遊觀己



旅遊就是無所事事



內心的里程數,才是真正的旅行





美食作家葉怡蘭,原本的觀念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體驗多少〝;

但在一次不丹之旅之後,他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她領略到原來對體驗的貪婪也是一種負擔她也開始問自己,旅行真的一定要最好嗎?可不可以夠好就好?

每個同樣的景點,每次去的體會都不一樣;就像我們住在台灣這麼久,誰能說他完全了解台灣





嚴長壽說:從第一代的趕景點觀光到第二代的深度旅遊,現在已朝第三代無所事事的慢遊



作家舒國治觀察,台灣人這幾年在旅遊上的進步是,選地點比較世故,看事務比較深刻







民宿協會理事長阿正:這一、二年客人玩的速度愈來愈慢,時間愈來愈長;很多人會以民宿為中心,在週邊環境中享受旅遊



作家 韓良露:〞台灣有這麼多人嚮往旅行,表示我們對生活不夠滿意〝,但是,偶爾的遁逃似乎不夠,現代人必須在旅途中面對自己,或是和當地進行對話,才能放身心靈,重新獲得新生,而慢遊就是唯一途徑







作家 王文華:慢遊也不只是慢,而且要透過旅行來改造命;慢遊並非單純指速度快或慢,而是在旅途中感受到多少的自己 旅行是重新和自己連線的方式,如果在旅途中,只收攬外在的美景,卻無法和內在產生連線,根本不算旅行旅行中的無所事事是一種〞心靈的禁食〝



東吳大學副教授劉維公:慢遊是一種相對於現實的快,不確定而產生的反思,屬於安靜和內省的穩定性旅遊;一旦愈來愈多人從事慢遊,台灣將邁入另一格的社會;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