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這句話去問所有熟悉的朋友和同事,他們的表現大同小異:先愣一下,接著緊鎖眉頭,沉思半晌,然後點頭復搖頭,最後未置可否地笑一小,匆匆離去;也有的不答反問:“你幸福嗎?”

 



“我很幸福呀。”我女兒說,“我在學校有老師愛著,有書讀著,在家裡有爸媽疼著,有電腦玩著,所以我感到我很幸福。” “你覺得爸爸幸福嗎?” “您當然幸福了。您有女兒寵著,有我媽守著,有班兒上著,一般工資獎金髮著,大名兒還經常上一上報紙雜誌,最重要的是還有那麼多天那地被的朋友,您都幸福到天上去了……”女兒掰著手指如數家珍,而我的思緒早已倏然飛散。我想到了很小的時候聽過的漁夫的故事:說旅遊者在海邊遇到一個躺在沙灘上曬太陽的漁夫,就說,你為什麼不無出海捕魚?你可以捕很多魚,然後賣掉,買一艘大船回來,買了大船你就可以捕更多的魚呀,然後繼續賣掉,等攢下很多錢後,你可以買一座很大的莊園,置一大片肥沃的田產,娶一個漂亮的太太,雇許多能幹的僕人……再然後呢?你就可以舒舒服服躺在這兒睡覺了。那您看我現在正在幹什麼呢?漁夫笑瞇瞇地望著遊客說。故事還可以繼續編下去,譬如遊客繼續教育漁夫,說那時的睡覺和現在的睡覺雖然形式一樣,但其內涵和感覺是有本質的不同的。

 



而我想說的是,也許漁夫心中的幸福底線,僅僅是“知足者常樂”。我的父母至今仍生活在河南老家的偏遠村莊裡。雖然兩位老人都年事已高,卻不願到兒女生活的長沙、深圳、北京等到城市去,而且堅決不放棄名下的幾畝田地,依然勞作不輟。他們的最大驕傲就是把生養的四個兒女都培養上了大學,有了“出息”,而到了需要兒女們贍養的年紀,他們卻拒絕勞資兒女的義務,繼續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對於他們來說,幸福的底線只有四個字:心裡塌實。

 



在伊朗電影“天堂的孩子”裡,主人公小阿里一心只想跑第三名,以拿到夢寐以求的獎品──那雙並不漂亮的小鞋子,他想讓妹妹每天都穿著它,而不是光著腳去上學。他被別人推倒了又爬起來再跑,情急之下,竟然衝到了第一名,對於他來說,幸福的底線僅僅是:為別人著想。

 



當老師欣喜若狂地祝賀他,主辦單位安排大官和他合影時,阿里竟然難過得流下了眼淚。雖然冠軍能夠得到更豐盛的獎品,卻不是阿里最需要的,他不凡沒有得到原來想要的鞋子。而且連僅剩的一雙鞋子也跑壞了。在哪個百味雜陳的時刻,也許你會想,能夠擁有你最急需的就是最幸福的。

 



當我們在茫茫紅塵中奔走,陷在名與利的泥潭裡不能自拔時,驀然回首,才發現真正的幸福恰恰就在出發的原點,而當初我們卻堅信它在更遠的遠方!

 



給自己的幸福畫一條最淺的底線,我們才會從最平常的日子,最瑣碎的事情裡品嘗到幸福的滋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ny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